良姓的来源_良姓起源_良姓的来历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去疾子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十阳》中记载:“良氏,姬姓。郑大夫。其族有良佐。”这在史籍《左传》中也记载:“郑大夫良霄。郑穆公之子字良之后。”在史籍《郑通志·氏族略》中亦记载:“姬姓。郑穆公子子良之后。”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姬子兰(公元前627~前605年在位)有个庶子叫姬去疾,字子良。郑穆公是周文考之裔,始于周宣王姬静(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封其弟姬友于郑(今河南新郑),是为郑桓公。数传至郑文公,其庶妃梦见了兰花,而生郑穆公,知其必昌达姬氏之裔。后果然生子有十三人,即:世子姬夷、公子姬坚、姬去疾(字子良)、姬喜(字子罕)、姬驯(字子驷)、姬发(字子国)、姬嘉(字子孔)、姬偃(字子游)、姬舒(字子邱)、姬丰、姬羽、姬然、姬志等。
在姬去疾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先祖之字(子良)为姓氏者,称子良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良氏正宗。姬姓良氏族人大多尊奉姬去疾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宣王熊良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按史籍《史记·帝世本记》的记载,自少典氏第三子黄帝始→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季连→时叙(附沮)→春秋时期的楚国君主世系为:鬻熊(穴熊)→熊师→熊狂→熊绎→熊艾→熊黑→熊旦→熊甚→熊扬(炀)→熊渠→熊延→熊严→熊徇(季徇)→熊鄂→熊仪(若傲)→熊坎(霄傲)→熊通(楚武王)→熊赀(楚文王)→熊恽(楚成王)→商臣(楚穆王)→熊侣(楚庄王)→熊审(楚共王)→熊居(楚平王)→熊珍(楚昭王)→熊章(楚惠王)→熊中(楚简王)→熊当→熊疑(楚悼王)→熊良(楚宣王)→熊商(楚威王)→熊槐(楚槐王)→熊横(楚顷襄王)→熊元(楚考烈王)。
在楚宣王熊良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良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古地名良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昭十三年》记载:“秋,晋侯会吴子于良。”又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下邳有古良城,幽州有良乡,必有以地为氏者。”
春秋、战国、秦、直至汉朝时期的古良城,在今江苏省邳州市北部三十公里处。居于良城的住民中,很早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两朝时期官吏大良造,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良造,战国初期为秦国的高级官职,职掌军政大权。据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颜师古的注释,“大良造”又为爵位,在商鞅变法过程中,共制定了二十等爵位,“大良造”列为第十六级,亦称“大上造”,与第十五级的“少上造”均取“主上造之士”之意得名。自从秦国第一位君主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设立了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制度以后,“大良造”主要用作赏赐爵名,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曾沿袭使用。
在大良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大良氏,后省文简化为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秦末汉初著名谋士张良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战国末年,秦始皇灭六国,韩国之世胄孙韩咸时为韩国将军,因国亡家破,与秦国有不共戴天之仇,遂联络原韩国左相张良,两人共谋报秦灭韩之仇。张良、韩咸二人阴蓄甘死之士,准备乘秦始皇出游之时偷予击杀。不料后因失误而败事,秦始皇判断是六国遗臣所为,遂下密令遣捕役四处缉拿。韩咸亡渡黄河,及舟半渡,捕役执之而询姓,惶惶不能语,时在腊月,惟手指河以示寒(韩)姓,捕役以为姓河,问曰傍水乎,答曰傍人也,遂登记为何姓,幸免于难。脱难过河后,韩咸流亡于江淮,因惧秦虐,携妻羌氏遁于庐江县,隐于江东要津,以何为姓,造舟以渡行人及务农为生。而张良则慌忙逃入西楚项氏军中,投靠项梁。后在楚、汉之争中,在仔细比较了“力拔山兮”与“高阳酒徒”之后,张良决意转而扶持刘邦。张良,字子房,聪颖智谋,决事果断,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张良一路扶持刘邦坐上大汉王朝的宝座后,刘邦大封官爵,当时在所有的功臣中,宰相萧何得赏最多,为八千户。而赏张良,刘邦却大封三万户,当时张良只取一万户。汉高祖为留住张良,特封赐张良为留候,然而张良“辞富贵而拥天下”,功成身退,悄然隐匿。汉高祖刘邦曾多次派专使寻找张良,侦骑八出,无奈张良隐匿不出,“诸专使皆无功而返”。传说,张良为避刘汉,“收弓不张”,曾易姓为良氏,巧妙地居住在长安城内。毕竟张良计高数筹,“小匿于泽,大隐于朝”,至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夏,张良病逝于长安。张良的长子张不疑,后三年嗣留侯,到汉文帝五年除爵。当时张不疑仕汉帝,为大夫,坐舆门大夫旦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失侯,后裔徒阳陵,直至汉孝文帝时(公元前179~前163年),张良之孙张典官迁清河太守,其族方再显现。
张良的次子张辟疆在十五岁时即官至侍中,当时汉惠帝逝世,吕后哭而不泣,张辟疆遂建议丞相陈平迎合吕后,拜外戚吕公、吕产为将军、大臣,以免杀身之祸。其后,张辟疆不知所终。据传,张辟疆亦易姓为良氏,避于晋上党(今山西长治),其后裔良燮在东汉时期方显现。
第六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东汉时期著名剧盗尹良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书记载,在东汉光武帝刘秀执政的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说降了强贼尹良,汉光武帝刘秀嘉其功而嘉封其为“海昏侯”。沈戎却辞而不受,乃举家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今浙江绍兴乌镇),遂世家焉。沈戎,公元?~58年,字威卿,祖籍安徽。东汉初期为光禄勋,掌守卫宫殿门户,后迁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后来在汉明帝刘庄永平元年(公元58年),汉明帝又封沈戎为“述善候”,不久病逝,葬于余不乡的金鹅山。自晋、宋、齐、梁诸朝代以下,凡是族出余不乡的沈氏族人,皆是沈戎的后代。
在沈戎举家避地徙居至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时,尹良对沈戎视爵如土的气节钦佩无比,决心易恶为善,遂终生跟随沈戎,并将子孙后代之姓改为良氏,其后裔子孙后来迁居泗州,再迁居苏州,皆以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蒙古族兀良合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兀良合氏,出自大蒙古汗国的兀良合部札儿赤兀惕氏族。兀良合亦称乌梁海,后来其酋首者勒篾就是成吉思汗时期最骁勇善战、忠诚无比的四杰之一,被成吉思汗赐予水草肥美的东蒙古草原,今东蒙地区的喀喇沁旗札萨克、台吉的蒙古族人均为兀良合部的后裔。
后来,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Ouriyangqa Hala,其后裔子孙的汉化姓氏有良氏、梁氏、乌氏、何氏等。
第八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良佳氏,满语为Lianggiya Hala,世居沈阳,后有冠汉姓为良氏、梁氏者。
②满族色哷哩氏,即明朝时期的兀良哈氏的一支,为秽貊后裔、东海库尔喀部库雅喇人,满语为Sereri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浑春)等地,后有冠汉姓为良氏、哈氏、铁氏者。
③满族泰楚噜氏,亦称太楚鲁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秽貊后裔,明朝时期的兀良哈氏的一支,为秽貊后裔、东海库尔喀部库雅喇人,满语为Taicuru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浑春)、音楚(今内蒙古正蓝旗)等地,后有冠汉姓为良氏、楚氏、邰氏、卢氏、改氏、泰氏、鲁氏者。
第九个渊源
源于土家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今少数民族土家族、壮族中皆有良氏,出自元末明初镇边明军的后裔,为融合于土家族、壮族中的汉族姓氏。
迁徙分布
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单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五百九十四位,多以吴兴、咸阳为郡望。
今上海市的松江区,天津市的武清县,河北省的景县、黄骅县,山东省的鱼台市、平邑县、平度县、昌乐县,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海市,山西省的太原市、大同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良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