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姓的来源_赫舍里姓起源_赫舍里姓的来历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女真族纥石列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赫舍里氏,又作纥石烈氏、赫舍哩氏、何舍里氏、贺舍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唐朝末期,赫舍里氏为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当时称纥石列氏。到金国时期,称女真纥石烈部,以部族名称为姓氏。赫舍里氏始祖为女真族纥石列部族人(纥石烈部、赫舍里部),取部落名为氏,世居都英额(今辽宁清原英额门)、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辉发河上游)、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黑龙江色钦(今黑龙江虎林)及穆理哈(今黑龙江穆理哈村)、塔散堡(今黑龙江塔散堡)等地区。
满清开国初期,其先祖赫舍里·硕色、赫舍里·希福兄弟率部归附后金政权,佟·努尔哈赤大喜过望,将其部划归隶属于正黄旗满洲。赫舍里·硕色本人就十分精通满、汉、蒙文字,北赐封“巴克什”封号,即“有文化的人”。其子赫舍里·索尼亦精通满、蒙、汉、朝鲜、锡伯、藏、维吾尔等诸般文字,文学水平更佳,亦封“巴克什”封号,且作战英勇,遂由头等侍卫之职历著般战功,最终受清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之遗托,成为清康熙一朝之初顾命辅政大臣的首辅,授一等公爵,谥号为“文忠”。赫舍里氏家族由此荣耀发达,权倾天下。赫舍里索尼的墓在清昭陵左掖,即今辽宁省沈阳市城北郊。清昭陵因为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和清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
赫舍里氏的后裔家族庞大,在清末光绪初年,分改为汉字单姓为何氏、赫氏、贺氏、高氏、康氏等,在清末民初,又有改汉字单姓为张氏、芦氏、索氏、英氏等。
第二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族赫舍哩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赫舍哩氏,源出南匈奴,世居漠北地区(今蒙古高原中部)。宋、元时期,赫舍哩部归附蒙古,融合于蒙古民族中,以部为氏,主要游牧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之西乌珠穆沁草原。明朝后期,赫舍哩部迁牧于库昆地区(今辽宁阜新北大河流域),后金政权建立以后,到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将其编入满洲蒙古八旗。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赫舍里氏多冠汉姓为贺氏、何氏、赫氏、和氏等。
迁徙分布
满族赫舍里氏先居于辽宁丹东凤城边门赫家村,驻防满清大本营,后散居在凤城的杨木乡、红旗镇、刘家河蛟羊峪、赛马赫家窑村、蓝旗乡老虎洞、鸡冠山镇袁家沟、岫岩杨沟乡赫家堡、朝阳、宽甸长甸、振安区等地。清朝同治年间,有两支迁居至今黑龙江省双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