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姓的来源_史姓起源_史姓的来历
起源
史(Shǐ)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妫姓,出自黄 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氏仓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传说,仓颉为河南南乐人,另一说为冯翊人(今陕西大荔),黄帝时期为史官,人称“史皇氏”。相传在上古时候,黄帝属下有一位史官,名叫仓颉,史称“史皇”。仓颉头上长着四只眼睛,模样怪异,举止不同于常人。但是他善于观察事物,天生就能写会画,因而深受人民爱戴。在史籍《路史》中记载,他能够“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后来,史皇创立了象形文字,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刻痕为史的漫长历史,将人类带入文明。据说,在仓颉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在他逝世后,人们把他葬在昌意城(今河南南乐)。
仓颉的后裔子孙们为了纪念先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便取他在世时担任的“史官”官职称谓作为姓氏,称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氏族人大多尊奉史皇仓颉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尹佚是见于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献多把他推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职,为人严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西周四圣”。据史籍《新唐书》、《元和姓纂》等书的记载,史氏源于于西周太史尹佚。相传尹佚为人正直,忠于职守,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当时“四圣”。他曾经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且记录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极受周王的赏识。
尹佚终身为周朝太史,历史上又称他为史佚,后人赞扬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据说他的子孙世袭史官一职。在姓氏制度发生变化,逐渐成为单纯个人或家庭代称的时代,史佚的子孙后便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史氏。
源流三
源于外夷,出自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史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唐朝时期,有一西域康国支系(今祁连昭武城)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为“昭武九姓”诸小国之一。
史国在唐朝时期遭受大食国人(古阿拉伯帝国)的逼迫,有不少族人迁居中原以寻求唐王朝的保护,唐王朝当时将其安置于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罗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汉俗以故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时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族阿史那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魏末期,突厥民族的阿史那部族还比较弱小,在隋王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有部分族人依附于太原王李渊。后突厥民族阿史那部族逐渐强大起来,这部分族人回归阿史那部的颉利可汗,与唐王朝对抗。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令大将军李靖与阿史那部战于定襄(今山西定襄),彻底击破突厥阿史那部,并千里追踪俘颉利可汗,“戮阿史那部,兵刃尽卷。”阿史那部十余万人被卷裹内迁,安置于唐王朝指定的五各州府。
其时,阿史那部族人中即有改汉姓为史氏者。如后来唐朝 发动 安史之乱的著名的营州宁夷州刺史 史思明,原本就是宁夷州突厥族阿史那部后裔。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史馆学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辽国时期,设置有史馆学士这一官职,于辽景宗耶律·贤在保宁八年(公元976年)所设,归属于南面朝官国史院,地位在兼修国史之下,主要职责是编纂契丹民族的国史,即内史,多为耶律氏族人中有学识之人担当。
在史馆学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实哷氏,亦称什勒氏,世居乌叶尔拜柴(今黑龙江左岸俄罗斯境内)。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r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⑵.蒙古族苏穆察氏,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c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源流七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石佳氏,亦称实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赤盏部,满语为Sigiya Hala,世居叶赫乌苏河(今吉林梨树),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石氏。
⑵.满族石富察氏,满语为Sifuca Hala,世居倭济(今黑龙江宁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石氏。
⑶.满族石穆鲁氏,亦称石莫勒氏,满语为Simulu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石氏、穆氏、鲁氏、萧氏等。
⑷.满族松吉氏,满语为Sunggi Hala,世居汪秦(今吉林汪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⑸.满族松颜氏,满语为Sungyan Hala,世居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源流八
源于土族,出自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属于帝王以部落名称赐姓为氏。土族史氏,源出史卜氏部落。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为“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人,吐浑人)、“土户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称他们为“霍尔”(藏北游牧民的泛称),汉、回族人称他们为“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在土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和当地的霍尔人通婚繁衍的后代。传说中的霍尔人是吐谷浑人,所以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人早期从事畜牧业。至今,土族人仍有养羊的爱好和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养羊,且爱羊至深。今土族同胞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市威远镇一带地区。
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首领主动归附大明王朝,“并贡方物,太祖甚喜,赐酋史姓”,此后该部落皆称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白族、土家族、瑶族、傣族、回 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史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时期,宫廷设置有掌管记事、文书、典籍、祭祀等职责的官吏,通称为史官,也称作史臣。王宫之下所设置的六官之斯府内(天、地、春、夏、秋、冬),亦皆设有史官。春官之属下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等。史官多分左、右二史。在典籍《礼记·王簿》中记载:“王,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亦设有史官。到稀罕时期称作太史令,到东汉时期,太史令除了相关的记事、文书、典籍管理职能,海负责掌管天文、历法,属太常寺管辖,不过左、右换置,在史籍《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在整个春秋、战国直到西汉初期,各诸侯国的史官后裔子孙多为世袭,亦多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一
源于官位,出自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史学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史学祭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石勒所设置的官位,专门聘请学识渊博之士担任,职责是教授王族子弟有关的史学知识。后赵政权,为羯族人石勒所建,立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后赵国强盛时,疆域包括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最强大的时候曾统一了中国大部,仅有淮南的东晋、河西的前凉,辽东的慕容燕等地方小政权。惜乎后赵政权残暴不仁,以杀伐占天下,自己也内乱不止,因而仅存在了三十二年,却历了七主。
在史学祭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
分布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柘城、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氏起源复杂,自以官为姓称史氏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至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北方就已形成了五个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于汉朝史丹之后。
另据学者考证,源于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为仓颉之后,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氏族人则为尹佚(史佚)的后裔。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族人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离开中原迁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为姓石。
西汉朝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史恭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溧阳埭头镇)。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汉时期,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四川青神)。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孙、后汉归义侯史苞的后人,在西晋时期因避永嘉之乱迁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遂形成当地望族;史丹孙史均,其儿子崇东汉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阳县侯(今江苏溧阳埭头镇),后遂率子孙定居溧阳,形成溧阳史氏望族;史丹裔孙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山东高密),后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孙史圹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其中遂为京兆望族。这期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为史氏后,在河南一带繁衍,成为当地一大姓氏。西汉末,史氏族人已入迁广东、广西。东汉时,迁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至唐、宋之际已分布江南许多地方,宋、明以后,史氏族人遍布全国。
三十世惟则公由山东迁浙江四明鄞县洗马桥,传至三十七世宾之公又由鄞城徙湖田布金寺兴柿树下。宾之公生杺卿、榘卿,榘卿妣娶三,子十四,其子居浙江者九,余昭、旺、晄、暻、曜五子于宋末元初兵燹之余,自浙江徙湖南桂阳州北衡阳乡调梅里亭下。昭公在亭下立基,生子三,政公、何公、兴公。政公裔由亭下分徙雷坪乡花园里、桥市乡天塘及枫树、宜章分水坳等外。旺公生公粲,公粲生可贯、可庚,贯、庚二公裔思族广人众,欲另开基址,於洪武八年迁永兴平乐胡碑下及新田清水洞。晄公由亭下徙居黄田北斗塘头等外。暻公由亭下徙居永兴寨岭背大冲洞等外。曜公由亭下徙居族里塘下山塘白石岭桐江破寨等外。晹公由亭下徙居水尾渡江边。乐公由浙江省绍兴府诸暨县调任桂阳州州牧,其后裔在此定居。
唐末五代时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时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时期,史氏族人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后,史氏族人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东为多,两省史氏约占全国史氏人口的3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