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字,甲骨文中就目前来讲,暂时还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字”,但在金文等文字中皆己出现。
“玄”的象义,即丝结;“玄”的本义,即:赤黑色,黑中带红。
将“玄”用于某一事物现象的门类之理念,始于《老子·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真正将“玄”字用于某一思想流派的称谓则是始于魏晋时期。
魏晋人非常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并称之为“三玄”,其中的这个“玄”字之用,就是引自于《老子·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的“玄”之意。同时,又以《老子》、《庄子》来注解《易经》。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那么,这里的这个“玄”字意思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自魏晋起六百多年中,争论不断。甚至是至今也在争论。但争论归争论,后人却都统一的将“玄学”定义为魏晋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道学思想及学问,本意是讨论人与道的关系的。
玄学在早期时仅仅包括老庄的思想和《周易》及《论语》。其主旨在于用道家的思想去解释儒家的《论语》和《周易》(注:不是《易》),所强调的是道家的“无”、“自然”和“无为”,所要提示的是人与道的关系。
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也就是我们后人现在所称谓的“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