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字的五行属什么,裳字有几划,裳字的含义
裳字的五行属火,裳五行火的能力为86(满能力为100分)
裳字的总笔画数为:14
拼音:cháng shang
裳,词语。通常指代“衣服”。
释义
● 裳 字从尚从衣,尚亦声。“尚”意为“摊开”、“展开”。“尚”与“衣”联合起来表示“展开的(下)衣”、“衣摆”。本义:(夫君、君长穿着的)裙。引申义:男女穿着的下衣。
说明:
1.裳即是裙。裙字从衣从君。君者,夫君、君长之谓也。故裙是古代男子日常穿着的下衣。这类似于苏格兰男子的传统服装——苏格兰裙。《帝王世纪》:“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象天,为下裳以象地。”说明这是按照“盖天”宇宙模型创制的新式丝麻服装。黄帝时代在2337 BC-2307 BC(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下同),这说明,中国人自2300 BC开始穿“衣裳”。在黄帝以前,即在三皇时代(2607 BC-2338 BC),中国人口重心所在的鲁西豫东地区的成年男女日常穿着皮服,到了五帝时代(2337 BC-2110 BC)改穿布料衣服。服饰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时代变迁标志,然而无论怎样变化,清朝之前华夏族的服饰基本特征未曾改变,即现在统称的汉服。皮服的式样和制作方法由三皇时代活动在今河南商丘一带的诸侯辰放氏提供的。辰放氏是来自环渤海地区的东北移民。伏羲时代(2400 BC-2370 BC)制定的婚嫁礼仪还规定男女结婚以双兽皮为礼。但伏羲时代的鲁西豫东地区已经感受到了人口压力和动物资源减少的困扰。神农时代(2370 BC-2338 BC),鲁西豫东地区的人民终于抛弃了渔猎生活方式,改肉食为谷食。衣料也相应地从动物皮张改为丝麻布料。到黄帝时代,最后确定丝麻制的上衣下衣裳为男女标准常服。
2.裳或作“常”,字从尚从巾,尚亦声。“尚”与“巾”联合起来表示“敞开的布巾”,即“裙”。
cháng ㄔㄤˊ
◎ 〔裳裳〕鲜明美盛的样子。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诗经·小雅》
◎ 古代指下衣。(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 裳
shang ·ㄕㄤ
◎〔衣~〕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