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易学书籍 > 易经证释 > 《易经证释》第10章 洛书

《易经证释》第10章 洛书

时间:2019-08-03 03:20:48 阅读:91

洛书歌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五在中央

河图洛书。同一数也。而象异。以体用之分也。天地生化万物。自其先言之。则为不易者也。自其后言之。则日易者也。故有体用之殊焉。体者一成不易。示其极也。用者随事而易明其变也。

天地之大。万物自生。变化自出。体用之间为气数之所至。明其体而后知其本源。明其用而知其变化。

盖气数同而所以气数不同也。河图者气数之大体。洛书者气数之变化。以不息之德。成无尽之用。此变化之例。有不可尽言。而洛书则举其大用耳。

洛书之谓象。亦犹河图。生于二气。分于五行。本于天地之数。成于陰陽之类而名一贯实异也。

故河图之数重列五方。而洛书则平列九位。河图之物。陰陽合得。而洛书则互为推移。其象之殊。即其取义之异。其物之别。即其致用之差。由是以合于河图。则体用以全。以证于易。则变化以见。苟非圣人。焉足以明之哉。

洛书象数。由河图变化而来。其陽数自一而三。方位不变。自七而九。则互易矣。

陰数则全与河图易其方位。盖陽体陰用。洛书为明用之图。故陰数大易。

然自其次序观之。则一之与六。以重列变为先后平行。三之与八。四之与九。二之与七亦然。皆平行也。以一居北。而六在西北。三居东。而八在东北。九居南。而四在东南。七居西。而二在西南。

其所合仍相得也。五之在中。本于中极不变之理。此所以允执厥中为至道也。体固如是。用亦不违。非中极之道。不足以喻之也。

就书象言之。数之变化在于动。以北方之一。东方之三。皆原位不动者。非不动也。先天之生化首为水。后天之生化首为木。其所变即在其位。故动而不动也。

至南方之七。变而居西。西方之九。变而之南。以后天金火互用。与先天恰反其位。故动而易其地也。

以数之序言。则一三者顺行北而东仍前。而七九者由西而南、则与前异。此由变化而分其用也。

陰数之序。则东南之四。而西南之二。与东北之八。而西北之六。其序已与河图反行。而其合乎陽数。则正相得。

盖陽由一三而七九分作两途。一由北之东。一由西之南。以明四正之气。犹相偶合也。而陰数则与之成逆行。一由东南之西南。一由东北之西北。亦分两途。以与陽合。

其所行之序虽变。而所合之数不差。盖亦天地自然之变化。而成其用者也。

夫陽之与陰。为万物生化之本。有其一必有其二。

如陽数顺分而变位。陰数势必逆分而变方。以便合陽而成其生化之用。

故一之三。七之九。为生成数之经然。

而四之二。八之六。为生成数之纬然。经纬相得。生成之功见矣。且合数之。

自北而东。自西而南。陰陽之数。各得其半。即由两以生四。两仪生四象是也。

陽由一三七九之一序。分为一三与七九两系。陰由四二八六之一系。分而为四二与八六两系。以成其四也。

故陽有太陽少陽。陰有太陰少陰。则一与九为太陽。三与七为少陽。四与六为太陰。二与八为少陰。

以在数之始终为太。中为少也。以此相分合。而变化成生成见。万物自是出万数自是成矣。

合此两系之数观之。为一八三四。此自北而止于东南也。为六七二九。此由西北而止于南也。

两数相错而正相得。以符天地生成之用。陰陽均平之数故也。

盖左右两行。亦陰陽之道路。二者必求其平均。

左之八与三。右之七与二。虽原来火木生成之数。

而二与八则互换其位以相合。若不换位。则三与二。七与八。皆相失。而生成之功不能见矣。

故二八易位而后陰陽之数以平。生成之功不改。此则天地之自然之妙。不可不知者也。

因此互换。如是相对之位。皆合而成十。即一与九。三与七。二与八。四与六。莫不成土之成数。洛书中央用五。而不见十。不知十之数。恰藏于八方。以相合而后得之。

河图之合皆五。洛书之合皆十。明五十为天地之心。土为天地之中。万物之本。其义至深切矣。夫洛书之象。明用者也。天地大用。在此图中见之。

即易之卦象。亦于此图明之。

南九北一。由乾坤变为离坎也。

东三西七。由离坎变为震为兑也。

东北之八。西南之二。由震巽变为艮坤也。而艮坤易其位焉。

东南之四。西北之六。由兑艮变为巽乾也。而巽乾首明其用焉。

此皆易象所自仿也。盖河图者体。合伏羲之卦。

而含文王卦之变者也。洛书者用。合文王之卦。而合文王之卦。而存伏羲之卦之体者也。

二者必互观之。方明其义。以天地之生化万物。由一而众。故由太极。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

即由二气。而五行。而九宫。皆由一而二。三而四。自少分多。自寡化众。此生化自然之象。

而图书所示之例也。以生化之始。不离于一。故生化之众。

不失其中。有此中极。则千万变化。不乱其序。此中央之五。永不易者也。

而其他象数。则随气数所至。二五分合而成其变。变成而天地之大用见。万物之生化出;。其理其事。固显然如指掌矣!

洛书言数。有明用者。有明变者。有与道同者。有与人事同者。大别之有三。

(一)图中之数与河图异。河图为五十五。洛书则四十五。

此由天地生化。陰陽消长之数使然也。河图言体。陰陽平均。此合乎道者也。

洛书则重在用。用者以陰从陽。以陽统陰。陽主陰从。天包地而生化方就其序。

故陽数二十五不变。陰数以三十变为二十。明陽道常长。陰道常消。而以立天地之极。

正陰陽之位。俾下毋僭上。小毋陵大。并育不害并生不贼。而全其用。以至无穷也。

乃为陽位者五。为陰位者四。陽居四正。陰居四隅。陽正位中宫。陰环行四极。而后名正事顺。体建用周。

虽陰陽似失其平衡。实则如是方得其平衡也。盖陰气不可长。中极不可乱。以五之陽正立中宫。而四围二气。仍自平均。未尝偏颇。此其为数以四十五为制也。

(一)洛书之数。陰陽平列。而与河图位异序殊。

与河图数同而象二者何也。则河图明天地生成者。所生成为五行。其位限于五。

又河图明天地偶合者。其合以顺逆。故序唯依陽顺陰逆之例。

洛书则由河图而推其变化以极其用。所象在生成之后。自五行推至九宫。

以明生化之序。由二五而可推至无穷也。故数位分而为九。又洛书明生化之例。

本于二气之交错。二气分合。生化以众。则数序之行。亦循环往复以至无尽。

而其序或顺或逆。或移彼就此。或分此合彼。互相推移。成其变化。此亦天地生化自然之序。

万类消长一定之例。有不易而易。不变而变。而变仍不失。易仍不乱之道存焉。

故与河图同异也。如陽数东北原位。以水木之生成。先后天之所始。

言先天之生成者首水。以天之一气切化也。言后天之生成者首木。以天之二气再化也。

故卦象以六为坤之用。定爻之数。以三为卦之数。以八之自乘。为全卦之数。皆取乎水木之数。以领先后天一切生成之象也。

若西南之七九。则先天后天之生化各异。

先天之火在南。数为七。金在西。数为九。

而后天之九属火非金。七属金非火。二者恰易其数。故变其位。盖火之与金本相克也。

非同水木之相生。既克则有胜有复。火之胜金于先天。

则金必复于后天。若胜而不复。则生化将穷。更何后天变化可言哉。

故在洛书火退而西。金进而南。恰得其反。以成其序。

盖五行之生。火必因土而后生金。既互易其位。

乃得受中央之土气。而后不相克而相生。生克之间。即在此易位数耳。

且因变化之例。必二气之平衡。且相得有合也。

以火移西。以金移南。一则九与一对。一则七与三对。

皆合十而受土气。以自成后天之化。

即以陰数言之。其变例亦同。以二之接七。而仍不失火之生成。

以二之对八而合十。以受土气。此二之必移西南与西七接也。

其他四六八皆然。既以此互易。而后相得。

则其原位必依此变易而后成用。此固自然之理也。

(一)洛书中宫之数五。河图之数十五。何也。则以河图土之生成数全。

陰陽之体。不可少也。洛书以明用为主。土之德在五。言五已赅十。

前讲河图已详其义。洛书之仅举五者。又不独以土德用五之例。盖洛书明生化之变。

为后天之象。非河图可比。后天之例。以生化为用。生化之道虽本于五行。而非止于五行。

故其象皆变河图之原例。而成新例。

后天者以生化无尽为用。故各方之数皆由内而外。由寡而众以分合变化示生化者也。生化既众。象数益繁。而并生不害。并育不乱者以有中极也。

中极止于一。此数用五而去十。明其不二也。天地之道。一言可尽。

为物不二。则生物不测。此即尧舜执中之道。以本天地之用。而见于洛书者也。

天地以五为中心。五行以土为根本。万物万事以中一为立极。

皆自此象见之。以天道言之。则一切生化之数。不离于中五。而用以广。德以大。万物所倚。万数所持。皆此五也。故曰:天地心。亦陰陽之中气。五行之中道也。

易传曰显诸仁。藏诸用。此二语即释洛书者也。

洛书之中五。即仁也。而曰藏用者。则言洛书用五藏十也。夫陰陽二道。相倚而成用。而陰必藏。陽必显。

一藏一显。其用始大。五与十皆土数。即土德也。一属于仁陽也。一属于智陰也。用仁而藏智。仁显而智不显。藏也者非去而不用。言藏之于内。不以显也。

盖天下之道。必首德行。仁为人之全德。亦天地之全德也。若智者。以成仁之用也。不可独用。

仁显其德。而智全其用。则用不显而自大。是中庸成已成物之功。所谓不虑而中。不思而得者也。唯圣与至诚则之。

以人之生本乎仁。仁之德无不全也。而智成之。即陰陽之道也。显仁藏智。智在仁中。即扶陽抑陰之道也。

此义则本于洛书。洛书显五而藏十非无十也。

四正四偶。所合皆十。即所谓藏也。藏之于内。而独显五。以明立极之义。实为天地微妙之道所见者也。

天地之功。见于生成皆仁德也。不见其智。而功莫与大。

此即能藏其智以成其用也。

人若忘乎此义。不显其仁而用智焉。是悖天逆道。无不败矣。尚何成哉。

故洛书用五之义至深切矣。

洛书明变化之例。示生化之用。其所包者广。此略举其大者耳。要将河图之象数。与之一一对参。而求其变化之迹。则可渐悟天地生物之则。圣人易教之心矣夫。

《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第1章 例言
 

《易经证释》第2章 序
 

《易经证释》第3章 全易大旨及习易要例
 

《易经证释》第4章 乾卦
 

《易经证释》第5章 坤卦
 

《易经证释》第6章 图象
 

《易经证释》第7章 屯卦
 

《易经证释》第8章 河图
 

《易经证释》第9章 蒙卦
 

《易经证释》第10章 洛书
 

《易经证释》第11章 河洛大旨
 

《易经证释》第12章 需卦
 

《易经证释》第13章 讼卦
 

《易经证释》第14章 太极图讲义
 

《易经证释》第15章 师卦
 

《易经证释》第16章 太极、述圣讲述
 

《易经证释》第17章 比卦
 

《易经证释》第18章 伏羲八卦讲义
 

《易经证释》第19章 小畜卦
 

《易经证释》第20章 履卦
 

《易经证释》第21章 泰卦
 

《易经证释》第22章 否卦
 

《易经证释》第23章 同人卦
 

《易经证释》第24章 大有卦
 

《易经证释》第25章 谦卦
 

《易经证释》第26章 豫卦
 

《易经证释》第27章 随卦
 

《易经证释》第28章 蛊卦
 

《易经证释》第29章 临卦
 

《易经证释》第30章 观卦
 

《易经证释》第31章 噬嗑卦
 

《易经证释》第32章 贲卦
 

《易经证释》第33章 剥卦
 

《易经证释》第34章 复卦
 

《易经证释》第35章 无妄卦
 

《易经证释》第36章 大畜卦
 

《易经证释》第37章 颐卦
 

《易经证释》第38章 大过卦
 

《易经证释》第39章 坎卦
 

《易经证释》第40章 离卦
 

《易经证释》第41章 咸卦
 

《易经证释》第42章 恒卦
 

《易经证释》第43章 遯卦
 

《易经证释》第44章 大壮卦
 

《易经证释》第45章 晋卦
 

《易经证释》第46章 明夷卦
 

《易经证释》第47章 家人卦
 

《易经证释》第48章 睽卦
 

《易经证释》第49章 蹇卦
 

《易经证释》第50章 解卦
 

《易经证释》第51章 损卦
 

《易经证释》第52章 益卦
 

《易经证释》第53章 夬卦
 

《易经证释》第54章 姤卦
 

《易经证释》第55章 革卦
 

《易经证释》第56章 鼎卦
 

《易经证释》第57章 震卦
 

《易经证释》第58章 艮卦
 

《易经证释》第59章 渐卦
 

《易经证释》第60章 归妹卦
 

《易经证释》第61章 丰卦
 

《易经证释》第62章 旅卦
 

《易经证释》第63章 巽卦
 

《易经证释》第64章 兑卦
 

《易经证释》第65章 图象
 

《易经证释》第66章 节卦
 

《易经证释》第67章 中孚卦
 

《易经证释》第68章 小过卦
 

《易经证释》第69章 既济卦
 

《易经证释》第70章 未济卦

八字精批宝宝取名流年2023八字财运

解读八字密码,分析命局喜忌,揭示您一生命运、事业财帛、情感婚恋以及未来发展。

参照生辰八字,结合三才五格原理,为宝宝起一个弥补五行,平衡八字的好名字。

分析八字流年吉凶,查看您的流年运程详批,轻松掌握虎年变化获得旺运技巧。

财帛非定数、求财有玄机,解析流年财富运势,把握旺财机遇。

八字合婚

八字合婚

生肖运势

生肖运势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

公司取名

公司取名

测终生运

测终生运

婚姻走势

婚姻走势

姻缘分析

姻缘分析

外貌分析

外貌分析

------分隔线----------------------------